Thursday

没必要多此一举

首相署部长伊德利斯贾拉,一名来自砂拉越的格拉比族基督徒,排除自己是受命,而是自认是为了化解法律上的纠纷,呼吁大马的基督徒以“耶和华”来取代“阿拉”字眼。此举却遭到了东马教会的反对。

“阿 拉”课题已非新鲜事,它是我国宗教自由的污点。前阵子有天主教刊物《先驱报》沿用“阿拉”字眼遭非议,被高庭下判能使用后,便随即发生基督教堂被狂徒纵 火。为何“阿拉”字眼会如此备受争议?若说是伊斯兰教专有名词,中东的阿拉伯人基督徒为何得以沿用至今?要说大马是穆斯林居多的回教国,我们的邻国印尼- 一个没有国教,却拥有全世界最多穆斯林的共和国;其印尼文版的《圣经》里,“阿拉”无所不在,甚至乎印尼语祷告。

伊 德利斯指出,城乡的差距或许是阻力之一,居住在市区的教徒问题还不大,问题在于乡区的贫困社群,他们仍在使用马来语祷告。那莫非跟语言有干系?马来语的基 督经典和祷告沿用“阿拉”字眼何罪之有?马来半岛上有部分原住民社群是用马来语祷告的基督徒,另一边厢的东马土著,伊班文的《圣经》也曾被禁止使用“真主 阿拉”字眼,虽然都解禁了,却不担保使用这些敏感词汇是否安全。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属亚伯拉罕诸教 (Abrahamic religions),二者的源头同属古犹太教,语文又同属闪含语系,因此宗教经典和仪式的词汇难免相似。在前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各种偶像崇拜盛行, “阿拉”在当时等同于任何“神”之义。随着阿拉伯伊斯兰化,阿拉伯基督徒的“神”(God)还是以“阿拉”称之。即使伊斯兰教源自阿拉伯半岛,阿拉伯语的 “神”并未被伊斯兰教所“专有化”。因此,语言上排斥基督徒使用“阿拉”是荒谬的。

也许我国“国情”不同,阿拉 伯词汇沿用于马来语文中,仿佛已成为特定族群或是特定宗教才能使用的专有名词,并刻意垄断之。但国情不同也得考虑国内复杂的状况,例如土著身份的非马来人 -穆斯林多得是,许多民族语言的经典都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剥夺他们沿用“阿拉”字眼是否意味着违反土著权益?是否违反了他们宗教信仰的自由?还有那些信 奉基督教的“马来世界”(nusantara)移民该怎么办?

若按照伊德利斯的说法,说服用马来语的基督徒可用 “耶和华”替代,问题是,“耶和华”、“阿拉”皆源自希伯来语的“埃洛西姆”,他们都是“神”。伊德利斯应该跟持有狭隘、顽固思想的人们进行磋商,而非呼 吁基督徒用“神”取代“神”。这是文字游戏,而且会越搞越模糊,并有害于促进各族的和谐与相互理解。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4458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