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巫统对“阿拉”纷争难逃其咎



“阿拉”字眼争议,演变成非回教宗教场所被攻击,令许多人愤怒,而愤怒的对象正是巫统。人们对巫统的愤怒,基本上有两大层面:第一,巫统对宗教场所被攻击事件的发生,所要负起的责任;第二,巫统对此课题的回应。



目前尚未有证据证明,巫统直接涉及任何一起宗教场所攻击案。但是,我们不能如一位马华评论员那般,仅仅因此就判定巫统与这些案件无关,或者无须负起责任。

巫统对此次事件的失控,有长远与短期的责任。从长远而言,巫统在我国塑造单一种族/宗教霸权。任何事件,只要被炒作成对这个霸权的挑战,都尝试以暴力威胁摆平,不管是官方直接下场,还是鼓动支持者滋事。

这个做法,在国家历史当中,多次奏效。“阿拉”字眼课题一出现,巫统以及其支持者,惯性的出现非常情绪化的动作;最后会演变成纵火的事件,当然不在预料之外;甚至可以说,比起以往流血的情况,目前要算好多了。

巫统自作主张发出阿拉禁令



从短期的责任而言,巫统也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线。据报道,天主教《先锋报》多年来都一直是都在马来文版,运用“阿拉”的字眼。内政部向来也默许这种做法。

一直到这几年,内政部才突然决定限制“阿拉”字眼的运用。这种转变,到底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巫统肯定无法良好的交代。无可否认,整个事件的发生,就在于这个不明就里,甚至可以说是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的决定。

以巫统长期和短期这两个责任角度为背景,就算最终被逮捕的纵火者,并非巫统支持者,巫统也不见得无须负起责任。当然,如果纵火者来自巫统,就更加有趣。

事件发生后,巫统如何回应?也非常值得观察。巫统在纵火事件发生之初,极力撇清关系,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对于根本问题:非回教徒能否运用“阿拉”字眼?巫统立场依然不变,纵使在许多讨论当中,许多宗教学者已经提出,可兰经根本没有禁止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

巫统坚守上述的立场,实际上反映了长期把宗教议题和政治霸权结合的做法。反对天主教使用“阿拉”字眼的“理由”,其中一个是害怕天主教“乘机”向回教徒宣教,导致回教徒叛教。

无限放大回教在宪法地位

这种没有根据的不安,显示有人成功灌输我国回教社群“被围剿的心态”(凯里用语),或者是“被迫害症候群”。有如此心理状况,得益的当然是那些被视为“誓死捍卫我教”的人物。

宗教议题和政治霸权结合的另一表现,还在于对回教宪法地位无限放大的做法。《联邦宪法》列明,回教为“联邦宗教”。因为此条款过于简单,留下了比较广的诠释空间。回教社群,包括回教党,都曾利用此宪法条款,作为推动国家体制回教化的依据。

在“阿拉”字眼争议当中,有人提出允许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等于挑战宪法当中,回教的特殊地位。这再次是牵强附会的逻辑。天主教徒运用“阿拉”字眼,如何威胁回教的官方地位?这个简单问题,我们能够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吗?

巫统极力围堵分化对手言论

如果《马来西亚前锋报》对课题的反应,可以代表巫统的立场,巫统在回应此课题时,并不完全被动。对内(回教/马来社群),除了唤起“被围剿心态”,还突出统治者对此课题的立场;对外,则是尝试围堵不利巫统之言论(包括祭出《内安法令》),以及尝试分化非回教社群,孤立天主教会。

沙巴太平局绅协会主席凯伦斯也提出,天主教会应该在此课题上妥协。首相署部长贾米尔,更直接要求天主教会,撤销目前正在上诉的案件。副首相发言提出,“许多”基督徒告诉他,如果不用“阿拉”字眼,一切问题不会发生。

妥协等同表达暴力可以得逞


这一切的说辞,目的在于向天主教会施压,让其蒙上破坏宗教和谐之罪名。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左图)提出,允许东马基督社群,但依然禁止半岛非回教徒,运用“阿拉”字眼。这同样是聪明的分治手法,同时也显示在巫统的判断下,西马基督社群,已经倾向妥协退让。



妥协退让的后果,不堪设想。这等于传达一个讯息:暴力是可以得逞的。这也等于惩罚那些勇敢站出来发言声援天主教会的政党以及公民社会人士。基督社群对此,千万要三思。

巫统对此课题的回应,显示在种族/宗教课题的操弄以及炒作,根本就是其政治的本质。只要巫统依然主导我国政局,类似的事件恐怕会周期性的重演。

林猷荃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22232

Saturday

阿拉字眼争议分裂出两个大马, 部落客归咎巫统违诺玩弄宗教

闹得纷纷嚷嚷的“阿拉”字眼争议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著名部落客阿特哈伦(Art Harun)今日直接抨击巫统政府违反争取独立时对非马来社会的承诺,肆意玩弄宗教课题,才会导致“阿拉”字眼争议的发生。




“从2001年巫统党选大会开始,巫统一直就咬着我国是回教国的课题不放,这产生了一个问题、危机,而这个危机就体现在如今的阿拉争议。”

巫统承诺官方宗教只属形式

他引述历史指出,我国制定宪法争取独立时,巫统承诺非马来社会,虽然将伊斯兰教设为官方宗教,但不会在真正意义上不公平对待其他宗教。不过,巫统如今却一一反悔导致我国出现宗教冲突。

“当时联盟在定制联邦宪法时,针对第3条文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包括许多外国学者都对制定此条文提出质疑。”

联邦宪法第3条文说明伊斯兰教为马来西亚的官方宗教,唯其他宗教可在安宁与和谐中在马来西亚任何地方奉行。

哈伦表示,当时许多非回教徒强烈反对这条宪法的制定,甚至发动大型的示威,唯独联盟里的马华和国大党没表示反对。

“当时巫统告诉马华与国大党,这条文只是形式上设定而已,并不会在实际上造成任何影响。”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马来西亚被分为可自由使用‘阿拉’的地区和不可自由使用‘阿拉’的地区。”

是反对首相而不是国家元首


哈伦今日是在隆雪华堂举办的“我是大马之子”(Saya Anak Bangsa Malaysia)论坛上,针对我国近来发生的宗教冲突发表谈话。

这场论坛获得约250人参与,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年龄层的出席者,符合了“大马之子”超越种族、信仰、肤色、阶级或性别,努力实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诉求。

他同时也抨击国阵官员时常指控异议人士藐视国家元首,并表示所谓的“藐视国家元首”根本不存在。

“我国联邦宪法第40条文说明,国家元首下的旨意是依据内阁的建议,也就是那些反对声音其实并非反对国家元首,而是反对内阁或是首相。”

国民没醒觉导致赵明福命案

“我是大马之子”论坛的另一名主讲者,律师哈里斯依布拉欣(Haris Ibrahim,左图)则呼吁人民必须更多的参与,并推动我国民主的醒觉。

“从2003年到2009年9月,我国共有1805人被扣留时不幸逝世,包括震惊全国的古甘事件和赵明福事件,这证明了我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民都将古甘事件、赵明福事件归罪于警方或是反贪会,但这些问题其实最根本源自于人民本身,因为马来西亚人民没有负起国民应有的责任,就是监督执法单位。”

“马来西亚人民依然还没醒觉,这里充满不公平,因为缺乏了人民的监督。”


实习记者林志斌 1月23日 晚上 9点04分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698

Thursday

只在东马用阿拉妥协方案不可行


编辑否认先锋报企图说服人改教

自“阿拉”字眼引爆争议后,不少人向天主教周刊《先锋报》提出各种“妥协方案”。然而对于该周刊编辑罗伦斯安德鲁神父而言,只在东马使用“阿拉”字眼发行马来版《先锋报》的建议,决不可行。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尽管一些人建议只在东马发行《先锋报》马来版,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可能,《先锋报》的出版准证是所有语文一体的。”



凯里建议在半岛放弃用阿拉

《先锋报》目前是以英文出版,但也拥有马来文、中文和淡米尔文的翻译版本。

在本月5日,巫青团团长凯里吁请《先锋报》“妥协”,放弃在半岛的《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只在沙巴和砂拉越的报刊使用这个字。而首相署部长纳兹里也基于东马基督徒长期使用“阿拉”字眼的因素,而做出同样的倡议。

强调没有人可更改圣经经文

罗伦斯神父(右图)在其办公室接受《当今大马》专访时说,若使用其他字眼来取代“阿拉”,将会“非常错误”,因为这将会直接更改圣经的经文。

他强调,不管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更改圣经的经文。

不过他坦言,自从内政部禁止《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后,该报已经没有在任何一个语文版本中,使用这个字。

他说,在圣经中,“阿拉”即是指“天主”,但受到内政部限制后,《先锋报》必须改用“上苍”(tuhan)字眼来称呼“天主”。

“这是一件错得很离谱的事情,因为你没有权力更改圣经的经文。”




愿意原谅纵火和攻击教堂者

受询及他对攻击教堂事件的看法,罗伦斯说,这些攻击事件可能只是源于误会,所以肇事者应该获得原谅。

他表示,这次的风波只是基督教徒的一小挫折,因为过去还有许多更值得欣慰的事情。


“我们将会从此事吸取经验,以大家更紧密地连在一块,而不是分离。”

他说,虽然在风波一爆发时,一些教徒曾感到忧虑,但如今每个人反而从中学习到成长。

否认报刊违规报道政治新闻

罗伦斯神父指出,《先锋报》马来版使用“阿拉”字眼从没意图要让任何人改教,反之只是要接触基督教徒社群,并为教徒提供一个市场以外的道德选择。

“我国的贪腐弊病丛生,任何教徒都必须做出道德的抉择。我们为基督教徒解决疑难,起码让他们学习应对危机的经验。”

针对该周刊刊登政治新闻违反宗教刊物准则的争议,他澄清,《先锋报》从未想过与政治划上任何关系。

他反问:“我们刊登全球暖化的文章,是否算政治?还是经济?我们也报道湖泊日益干涸的新闻,作为基督教徒,难道我们的责任是允许这些湖泊就这样干涸?这是基本的宗教原则。”

高庭争议裁决后教堂被攻击

发行量高达每周1万4000份的《先驱报》拥有4个语文本,出版人是吉隆坡大主教默菲巴吉安(Murphy Pakiam)。

他所领导的马来西亚天主教吉隆坡总教区早在2007年12月底入禀法院,挑战政府的禁令,要求厘清《先驱报》是否有权在马来版中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天主”。

高庭在去年12月31日宣判《先锋报》马来版有权使用“阿拉”字眼。随后后,国内共发生了13起宗教场所被攻击事件,最严重的案例,是吉隆坡的美罗帐幕神召会教堂被焚烧。

此外,《先锋报》的网站也已经3次受到骇客的攻击,并展示恶意亵渎的字眼。



1月21日 凌晨 1点38分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425

非议纳吉声称袭教堂小脱轨说法

针对首相纳吉声称,我国所发生的攻击教堂事件只是“小小的脱轨”,并不能反映大部份回教徒感受的说法,已引起民青团全国总秘书刘华才(左图)的非议。




他发表文告指出,不认同纳吉认为连串的攻击教堂事件只属小事的说法,因这已关乎全国成千上万的天主教徒的感受,并引起国际关注,有必要严正看待,寻求合乎民意的解决方案。

11教堂,13宗教场所被袭击

截至目前为止总共发生11间教堂被攻击事件,抑或13所宗教膜拜场所包括锡克教庙宇及砂州一间回教堂,被人袭击的事件。

“我相信“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落实,必定受到多方面的考验及阻碍。但只要在面对宗族课题时,我们可以抱着理智的心态去应对,勿用情绪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继续稳固自建国以来所建立的国民团结及相互尊重,要实践“一个马来西亚”理念也指日可待了。”



刘华才也希望秉持普世各宗教的教义以和平、宽恕、包容为依归,呼吁各界人士在面对种族宗教课题时,能保持冷静,以世界和平和社会安宁为前提。

纳吉:真正被烧教堂只有一间

根据报道,首相纳吉日前在沙地阿拉伯接受一家英文报章访问时说,发生在马来西亚的教堂攻击事件只是“小小的脱轨”,并不能反映大部份回教徒的感受。


“这只是一小桩脱轨事件。大马的国民团结与各种族及宗教间的互相尊重是建国基石,在很久以前就是如此。”

纳吉指出,此事不应该被视为大马的回教徒意图大肆攻击国内的教堂。

他表示,真正被烧的教堂只有一间,而且只是行政处起火,其他的教堂只是遭受零星的攻击,并没有真正造成起火燃烧的情况。

至于美国对大马发出旅游警告一事,纳吉说,他对美国的举动感到意外,因为并没有可靠的消息显示大马发生恐怖份子威胁外国人士的事件。

1月18日 中午 12点15分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183

Wednesday

纳吉希山须为教堂攻击事件负责,赛胡申:炒作种族情绪挽回支持

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赛胡申阿里(Syed Husin Ali)今日点名,首相纳吉和内政部长希山慕丁应该为国内一连串教堂攻击的事件,负上责任。



他指出,两人允许国内一些回教徒针对吉隆坡高庭批准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的判决示威,形同为多是巫统党员的极端分子“亮绿灯”,鼓励他们诉诸极端行动炒作种族情绪,为巫统赢得更大的马来社会支持。

“我认为,连串攻击事件是纳吉和希山慕丁的言论间接,甚至直接造成的。他们在‘阿拉’风波后表明,那些要示威的人可以在回教堂这么做,已经在自觉或不觉的情况下为极端份子打开缺口。”

“不管对或错,许多人认为,纳吉(右图左者)和希山慕丁(右图右者)一开始是希望利用‘阿拉’字眼争议和示威来争取马来人和回教徒的支持。这也符合他们拉拢更多的马来人支持的计划,来抵消他们在两年前大选中,所丧失的非马来人支持。”



“他们现在急欲夺回国会的三分之二多数议席,以及巫统国阵输给民联的5州执政权。”

极端份子希望513事件重演

赛胡申指出,极端份子希望借助大批回教徒参与集会,来诠释人民大力支持政府针对“阿拉”字眼做出的决定。不过,他们明显感到失望。

只有大约500和400人分别在国家回教堂和沙亚南回教堂示威;而甘榜巴鲁回教堂也只是200人左右。至于哥打巴鲁体育馆的人数,也是大概一样。

他不排除说,一些人可能因为示威无法达到目的,而决定诉诸更危险的动作,包括攻击教堂。

“他们其实希望种族和宗教情绪燃烧起来,他们也无耻欢迎政府动用内安法令或宣布紧急状态。幸运的是大多数人包括一些部长,已经更加聪明和善于思考。”

嘲讽首相激动反驳不打自招

赛胡申也表示,巫统在《马来西亚前锋报》的配合下,通过提出种族和宗教诉求,来重新赢回支持并非是新鲜事,308大选后爆发的连串事件即证明这点。

这包括一群巫统党员和支持者抗议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撤销新经济政策、霹雳随后爆发示威抗议尼查和行动党领袖叛君,还有雪州一小撮极端份子挑起州政府推行集中养猪场的问题。

他嘲讽说,首相纳吉受记者询及巫统是否真的是连串教堂攻击事件的幕后黑手,几乎生气地跳了起来,等同于间接承认。

“一些人诠释说,其反应和身体语言已经背叛了他,无疑是不打自招。”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195

国际特赦呼吁政府保护法官律师

1月16日 下午 3点17分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声称,化解“阿拉”字眼争议的最佳做法是维持原状,即允许东马沙砂两州基督教徒使用“阿拉”字眼,但禁止西马半岛使用,已经招致维权组织的反弹。

独立新闻中心对纳兹里建议禁止半岛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提出强烈抗议。

独立新闻中心总监索尼雅(Sonia Randhawa)表示,政府声称其他宗教使用“阿拉”字眼可能引起种族与宗教冲突,等于间接鼓励人们以暴力回应那些挑战政府禁令的人。

纳兹里:东马可用西马禁

纳兹里日前接受启德行集团属下包括《东方日报》在内的3家报章联合访问时指出,化解“阿拉”字眼争议的最佳做法是维持原状,即允许东马沙砂两州基督教徒使用“阿拉”字眼,禁止西马半岛使用,让一切恢复原点。

“让我们回到原本的情况,那就是西马半岛不允许使用‘阿拉’字眼,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就可以。我们必须尊重地方的文化和习俗。”

“东马可以使用,因为他们(基督教徒)使用该字眼已经多年,独立前就已经使用,但西马的情况不同,我们必须明白和尊重当地习俗。”

纳兹里也质疑西马的基督教徒不曾以“阿拉”来形容上帝,为何现在要求使用?除非他们有意图混淆人民。

纳兹里也曾于1月5日,以同样的理由非议高庭批准天主教会周刊《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随着高庭的裁决,至今已经有11间教堂受到各种方式的攻击,包括遭丢掷汽油弹。




教堂遇袭都是当局禁令引起

尽管纳兹里否认,政府处理“阿拉”字眼的方式有误,并把矛头归咎《先驱报》发行人兼吉隆坡区大教主默菲巴吉安把案件带上法庭,但是索尼雅却认为,连串教堂遇袭暴力事件的起因是当局一纸禁令,而不是使用“阿拉”字眼所引起。

“在东马,这个字眼正平安无事的使用着,半岛的非回教徒过去也在没有任何事故下使用这个字眼。”

当局压制异议加剧宗教敏感

她说,当局的禁令和打压异议,加深了所谓的宗教敏感和混淆。

“针对种族冲突的研究显示,唯有多元和成熟的媒体才是避免暴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她说,独立新闻中心对警方骚扰一场在1月11日举行的“阿拉”课题讲座,以及新闻报道指首相纳吉暗示媒体编辑避免报道反对党对“阿拉”字眼风波的看法,表示关注。

相反地,她认为,唯有鼓励民众讨论与辩论才能够消除紧张气氛,各方都应该获得机会表达意见。

她说,内政部向高庭申请暂缓执行令,等于是加剧《先锋报》是暴力事件罪魁祸首的歧见。

“当局需要做的是,调查今次冲突的起因,即内政部的禁令。”

她促请政府停止散播一些违反史实的看法,忽略了“阿拉”字眼比回教更早出现,以及过去被其他宗教相安无事使用的事实。

她也呼吁政府,接受高庭批准其他宗教使用“阿拉”字眼的裁决。

关注涉案法官律师遭到恐吓

与此同时,国际特赦组织也对涉及在“阿拉”字眼风波案件中的法官与律师遭到恐吓表示关注,并且呼吁大马政府保护他们的安全。

《先锋报》代表律师德里弗南迪斯(Derek Fernandez)的办公室于1月14日遭到破门行窃;我国司法部门网站也在1月7日遭到黑客袭击,并且留下了“阿拉只限回教徒专用”及“如果(你们)和最好的过不去,将会和其他人一样死亡”的恐吓字句。

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大马政府,采集果断措施保护这些涉及“阿拉”字眼案件而受到恐吓的法官与律师的人身安全,包括展开调查和提控相关人士。

该组织也关注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恫言使用内安法令逮捕袭击教堂者,并且认为当局应该按照刑事罪名把嫌犯提控上庭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079

如果马哈迪重评这次的攻击…

杨善勇
1月12日
下午 3点17分
“马来西亚的情形比起1969年或之前已有彻底的不同。它不但没有明显的种族紧张情绪,反应不同种族通过容忍和合作,而建设一个繁荣的国家,使马来西亚被公认为极少数典范之一。”

那是前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在《勇往直前》(吉隆坡: 立腾;1999 年,何尔荣译)关系新经济政策的讲稿摘录。经历了流血的五一三事故,马哈迪医生在〈平等的成长〉明确地揭示了国家一切的局面都已经改变:

“1969年5月的骚乱中,当吉隆坡的马来暴动者焚烧建筑物和车辆时,他们可以肯定的知道这些财产是属于非土著的。今天,如果他们在吉隆坡或马来西亚其他城镇暴动和毁坏财产的话,他们可以说也毁坏了属于土著的产业。”

为何国产汽油弹随手可及?

事情,确实如此吗?教堂攻击案连续三日从巴生谷一直蔓延至北马的太平及东马,《当今大马》的新闻说,美里罗东的一间天主教堂10日遭人丢抛石头砸碎窗户,“成为第7间遭人攻击的教堂”。

当前的问题,不仅是哪一间教堂或者共有几间教堂遭到攻击,但是,这几天的新闻清楚显示,马来西亚不管是否还能称得上世所公认“极少数的典范之一”;马来西亚人的化学常识和军事训练确实十分骄人,国产汽油弹开始随手可及。

幕后黑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当然,我们愿意相信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所说,“整体情况受到控制”;毕竟,从数目说,比率还是微不足道;何况,国内130个回教组织与自愿警卫队(RELA)将成为警方的耳目,协助提高教堂的安全。

既见这样的正面演变,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至少完全相信外国媒体和互联网有关教堂纵火案的报道,因为有关报道根本无法反映实况。然则,所谓的实况究竟是什么呢?

是的,我同意将巫统与政府与纵火案件挂钩,在这一件事上,乃是一种严重的诽谤;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个人始终巫统也不至于阴谋策动这样的暴动。不过,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哪是最后一间被破坏的教堂

检视修道院女中的保安人员所说,案情更是耐人寻味,尽管报案书指称,保安“看见4名男子乘坐两辆摩多,在案发后急速离开现场”;可惜,迄今警方仍未逮捕任何嫌犯。

那么,美里罗东的这一间天主教堂会是最后一间面对破坏的圣殿吗?说真的,尽管我们全部人心里希冀如此,不过,此时此刻,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呼应民众的这般狐疑。

真有马哈迪说的种族平等?

难得的是,国会在野党领袖安华在第一时间在八打灵再也的路德中心,已经抢先与基督领袖展开闭门对话。不论对话早就怎样的结果,本着国家的利益,我想,马哈迪医生一定愿意把年前的那些叮咛,公开地再说一遍:

“1969年5月的骚乱中,当吉隆坡的马来暴动者焚烧建筑物和车辆时,他们可以肯定的知道这些财产是属于非土著的。今天,如果他们在吉隆坡或马来西亚其他城镇暴动和毁坏财产的话,他们可以说也毁坏了属于土著的产业。”


编按:在截稿之后,芙蓉新城的婆罗洲基督教会在昨日(11日)凌晨遭人纵火,结果导致教堂木门遭到焚毁。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21752

回教党议决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都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


王德齐
1月5日
傍晚 5点56分
巫统基层和外围组织连日来激烈抗议吉隆坡高庭针对“阿拉”字眼的裁决,但是宗教立场向来较为保守的回教党却没有闻鸡起舞,反而议决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都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上帝,只要避免错误使用,结果获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基督教徒和时事评论人今日皆赞扬回教党看来较为开明和理性,相反的巫统立场却是非常狭隘,一味将这场风波炒作为宗教之间的争议。

大马神学院院长郭汉城博士在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指出,回教党立场是比较开明和合理的表达,符合中东回教及基督社会共同使用“阿拉”字眼的情况。

“巫统的表达则相当狭隘,不符合国际上回教和基督社会的立场。他们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因为‘阿拉’是阿拉伯字眼,就好像上帝是中文字眼,而不是宗教字眼。”

他对内政部今日针对高庭裁决提出上诉感到失望,“这是很好的机会来显示我国宗教政策很开明中庸,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显得不开明。”

炒作回教的地位受挑战

隆雪华堂总执行长陈亚才(左图)也批评说,巫统特别是基层,似乎是要把“阿拉”字眼风波扭曲和炒作成宗教之间的问题,或是我国回教地位受到挑战。相反的,回教党看来是持有相对理性的态度,比较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社会的状况。

“就算是穆斯林也有不同的诠释,包括巫统和回教党,就连马哈迪女儿马丽娜都有不同的看法。巫统可以表达他们的看法,而不是扭曲为种族问题或回教受到挑战。他们的动机不良。”

他强调,个别穆斯林团体都可以提供他们的看法,但是回应方式应该是通过法律提出上诉、或是展开交流和研讨,而不是使用近乎恐吓的方式。

在高庭日前裁决天主教周刊《先锋报》可以使用“阿拉”后,回教党领袖一度备受压力而出现意见分歧的局面。因此,该党昨晚在党总部召开一项特别会议,试图一锤定音做出结论,厘清该党在这个课题上的官方立场。

经过2小时45分钟的讨论,该党议决,根据回教教义,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上帝,但是却提醒要避免错误使用“阿拉”字眼,以免影响我国的种族和宗教和谐。这被视为尝试走中庸路线,采取两面讨好立场,试图安抚鼓噪不安的回教社群,以及向非回教徒展现其相对开明的一面。


忧开明立场仅权宜之策

无论如何,陈亚才对回教党议决还是有所保留。他指出,回教党目前看来比巫统更为开放,但是他担心该党与巫统展开第二轮角力时无法坚守立场。

“巫统和回教党在过去一直竞争谁更回教,谁能够捍卫回教。如果巫统指责回教党没有捍卫回教时,他们还能捍卫本身的立场,这代表昨晚的议决就是他们的正式立场,而不纯粹是权宜之策。”

“如果回教党在巫统施压下改变立场,这意味有关议决只是权宜之策。”

宗教和政治论述转折点

民联内部同样高度赞扬回教党昨晚的议决,长期观察回教党政治的民主行动党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左图)甚至形容,这是“宗教和政治论述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巫统使用激烈的方式来讨论‘阿拉’字眼问题的时候,回教党可以理性、中庸,并依据回教历史来讨论是非常难得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本来就拥有一脉相传的渊源,这是宗教和政治论述的重要转折点。”

公正党策略主任兼峇都国会议员蔡添强(左图)也指出,回教党原本就不反对基督教使用“阿拉”的字眼。回教和基督教向来都共同使用“阿拉”字眼。

作为拥有宗教学问的领袖,回教党并不会阻止,相反只有宗教学识肤浅的巫统才会挑起这项争议。

不纯粹是宗教因素使然

另一方面,随着回教党的立场趋向中间,相反巫统基层的反应愈加激烈,这项变化会否为首相纳吉提出的“一个大马”口号“倒米”,促使基督教社群在来届大选支持民联,值得关注。

在去年308大选后,就有政治观察员分析说,国阵之所以蒙受历史性的挫败,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他们在“阿拉”字眼和跨宗教理事会问题,大幅流失城市基督教社群选票,进而输掉多个国州议席,包括八打灵再也北区、格拉那再也等等。

对此,郭汉城和刘镇东都异口同声认为,这项争议是否会对来届大选选情造成影响,仍然有待观察。郭汉城表示,大选成绩存在许多因素,所有公民都希望政府能够公平廉洁,而不纯粹是宗教因素使然。

不过,郭汉城也点出,这项风波将对土著基督教徒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不是使用马来文,所以感受不会太深,但土著基督教徒会认为使用‘阿拉’字眼是应该的事情,这是传统,不能够忽然间不允许使用”。


Articles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1197

蔡銳明:“阿拉”字眼風波顯然是巫統在玩火

(柔佛‧麻坡)人民公正黨最高理事拿督蔡銳明認為,近期的“阿拉”字眼風波顯然是巫統在玩火,以期達到打擊民聯團結的政治議程,但卻弄巧反拙。

他說,此風波非但沒有分化回教黨和其他成員黨的關係,反而突顯民聯各成員黨在此事件上持有一致的立場。

他指出,巫統也在教堂被攻擊後強調非他們所為,且沒有做出妥善處理,讓人民有“此地無銀300兩”的感覺。

蔡銳明是週六(1月16日)晚上主持公正黨麻坡區部會所開幕儀式時,在會上指責政府在處理教堂被攻擊事件上不妥當,因為滋事者至今仍逍遙法外。

他也說,東馬的基督徒可用“阿拉”字眼,但西馬的基督徒則禁用,試問一個馬來西亞的概念何在?

他還說,柔佛州州歌一開始就唱出“阿拉”字眼,在西馬禁用的情況下,他恐有一天柔州非回教徒在州歌響起時,必須閉嘴不能唱。

他認為,教堂破壞事件顯然有人蓄意分裂回教黨,企圖引起更嚴重的宗教問題。

他表示,根據憲法,絕對保障國民的宗教信仰,證明國人擁有宗教信仰的權力與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

他指出,無論天主教徒或基督徒皆以包容和諒解,來看待教堂被攻擊事件,以及非政府組織自願進行巡視工作,才是國人樂見到的一個馬來西亞的崇高精神。


2010-01-17 17:29
Article source:
http://www.sinchew-i.com/node/135518?tid=485

劉華才促嚴正看待教堂遭攻擊事件

2010-01-18 12:46
(吉隆坡)民青團全國總秘書劉華才表示,他並不認同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指發生在大馬的教堂遭攻擊事件只是“小小的脫軌”,不能反映大部份回教徒感受的說法,因為這事件關乎全國成千上萬的天主教徒的感受,並引起國際關注,有必要嚴正看待,尋求合乎民意的解決方案。

他發表文告說,“一個馬來西亞”的理念並不是那麼容易可以落實的,必定受到多方面的考驗及阻礙,但只要在面對宗族課題時,我們可以抱著理智的心態去應對,勿用情緒來處理問題,這樣才能繼續穩固自建國以來所建立的國民團結及相互尊重,要實踐“一個馬來西亞”理念也指日可待。

他也希望秉持普世各宗教的教義以和平、寬恕、包容為依歸,並呼吁各界人士在面對種族宗教課題時,能保持冷靜,以世界和平和社會安寧為前提。

Saturday

"反对暴力”的双重意义





我国多间基督教堂被极端份子纵火攻击,令人震惊遗憾,不过我是遗憾多于震惊。大马种族关系脆弱,所谓的宗教和平只是一种高压政权下的假像。一个没有宗教信由的国度,一个把种族和宗教挂钩的社会,完全乖离现代文明的自由精神,亦不符宗教教义,纯粹是政治统治的操纵手段,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虽然一连串的纵火与攻击事件令人遗憾,但所幸并无人命伤亡,至少政府的立场严责暴力,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站出来向基督徒表示关怀 ,甚至连回教徒亦献议成立守卫团保护基督教堂,回教党与公正党亦 展开跨宗教对话,一连串的后续发展,可谓是不幸中之大幸。

在21世纪,我们必须汲取过去历史教训,脱离原始部落思维,不应以暴力解决问题,必须以理性对话取代拳头角力。无论是政府、非政府组织、回教社区、基督教会,必须以行动表示我们反对暴力。

当有关不幸事件发生时,许多人谴责暴力,强调我们反对暴力。反对暴力之不应沦为应景口号,也不应是应酬用语。许多人说反对暴力,

但语音一转,又怪罪天主教会使用阿拉一词,这种反对没有甚么具体意义,似乎言下之意,基督教会罪有应得。副首相就说过这种“反对”的话。

反对暴力在我国当今处境至少有双重意义。

第一,即不能以暴易暴,不能以内安法令对付任何嫌犯!内安法令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之拘留被当局“怀疑”威胁国家安全者,基本上是不人道与不公义的恶法。我国有足够的法律对付涉及有关犯罪行为的人,根本无需动用内安法令。内安法令基本上,简而言之,就是拒绝讲理 的专制恶法,不让嫌犯有接受公平案讯与自我辨护的机会与权利,是另类与变相的暴力行为!

第二,反对暴力亦意谓我们不能向暴力低头,不能因为有人诉诸暴力,我们因此妥协。“阿拉”一词的使用,根本并未抵触回教,如果连回教党领袖都站出来力挻基督徒使用“阿拉”一词,其它自诩开明并攻击回教党极端的政治领袖与回教徒,还有甚么理据反对基督徒使用“阿拉”字眼?

宗教极端份子纯粹因为固执与不讲理,坚持基督徒不应使用阿拉一词 。遗憾的是,内政部秘书长马末阿当为外国使节特办的汇报会被询及为其它国家回教徒不反对基督徒使用阿拉时,他竟然回答因为大马国 情不同。这种回答没有水准,令人啼笑皆非。

我是彭亨关丹人,从小 到大,我所唱的彭亨州歌开宗明义就是“Ya Allah, yang Maha Kuasa.......”敢问内政部秘书长是否要从此严禁彭亨州的非回教徒唱彭亨州歌?

至于国情不同论,简直脆弱得不值一驳,言下之意似乎承认大马比不上其它国家开明,所以其它国家没有问题的事,在我国却可以大作文章。

反对暴力是文明的原则,不能以国情不同而取消。如果有人执意以暴力解决问题,威胁基督教会使用“阿拉”一词,而基督徒如果因此妥协,无疑是向暴力低头。换言之,基督徒必须坚持立场,以和平与理 性方式和反对者交流,如果因此妥协,等于传达一种讯息:如果你使用暴力,如果你够凶够野蛮,你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这根本就 是在纵容暴力,这时再喊甚么“反对暴力”的口号,都是没有意义的。

反对暴力等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不能让暴力行使者的意愿得呈,不能以“和平”或“爱”或任何理由向暴力低头,否则就是纵容暴力;这可能换来一时的风平浪静,但这种“和平”是谋杀理性文化,与经不起考验的假像!


欧阳文风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22053

媒体组织抨纳兹里禁西马用阿拉

国际特赦呼吁政府保护法官律师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声称,化解“阿拉”字眼争议的最佳做法是维持原状,即允许东马沙砂两州基督教徒使用“阿拉”字眼,但禁止西马半岛使用,已经招致维权组织的反弹。

独立新闻中心对纳兹里建议禁止半岛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提出强烈抗议。

独立新闻中心总监索尼雅(Sonia Randhawa)表示,政府声称其他宗教使用“阿拉”字眼可能引起种族与宗教冲突,等于间接鼓励人们以暴力回应那些挑战政府禁令的人。

纳兹里:东马可用西马禁

纳兹里日前接受启德行集团属下包括《东方日报》在内的3家报章联合访问时指出,化解“阿拉”字眼争议的最佳做法是维持原状,即允许东马沙砂两州基督教徒使用“阿拉”字眼,禁止西马半岛使用,让一切恢复原点。

“让我们回到原本的情况,那就是西马半岛不允许使用‘阿拉’字眼,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就可以。我们必须尊重地方的文化和习俗。”

“东马可以使用,因为他们(基督教徒)使用该字眼已经多年,独立前就已经使用,但西马的情况不同,我们必须明白和尊重当地习俗。”

纳兹里也质疑西马的基督教徒不曾以“阿拉”来形容上帝,为何现在要求使用?除非他们有意图混淆人民。

纳兹里也曾于1月5日,以同样的理由非议高庭批准天主教会周刊《先锋报》使用“阿拉”字眼。随着高庭的裁决,至今已经有11间教堂受到各种方式的攻击,包括遭丢掷汽油弹。




教堂遇袭都是当局禁令引起

尽管纳兹里否认,政府处理“阿拉”字眼的方式有误,并把矛头归咎《先驱报》发行人兼吉隆坡区大教主默菲巴吉安把案件带上法庭,但是索尼雅却认为,连串教堂遇袭暴力事件的起因是当局一纸禁令,而不是使用“阿拉”字眼所引起。

“在东马,这个字眼正平安无事的使用着,半岛的非回教徒过去也在没有任何事故下使用这个字眼。”

当局压制异议加剧宗教敏感

她说,当局的禁令和打压异议,加深了所谓的宗教敏感和混淆。

“针对种族冲突的研究显示,唯有多元和成熟的媒体才是避免暴力的关键因素。”

因此,她说,独立新闻中心对警方骚扰一场在1月11日举行的“阿拉”课题讲座,以及新闻报道指首相纳吉暗示媒体编辑避免报道反对党对“阿拉”字眼风波的看法,表示关注。

相反地,她认为,唯有鼓励民众讨论与辩论才能够消除紧张气氛,各方都应该获得机会表达意见。

她说,内政部向高庭申请暂缓执行令,等于是加剧《先锋报》是暴力事件罪魁祸首的歧见。

“当局需要做的是,调查今次冲突的起因,即内政部的禁令。”

她促请政府停止散播一些违反史实的看法,忽略了“阿拉”字眼比回教更早出现,以及过去被其他宗教相安无事使用的事实。

她也呼吁政府,接受高庭批准其他宗教使用“阿拉”字眼的裁决。

关注涉案法官律师遭到恐吓

与此同时,国际特赦组织也对涉及在“阿拉”字眼风波案件中的法官与律师遭到恐吓表示关注,并且呼吁大马政府保护他们的安全。

《先锋报》代表律师德里弗南迪斯(Derek Fernandez)的办公室于1月14日遭到破门行窃;我国司法部门网站也在1月7日遭到黑客袭击,并且留下了“阿拉只限回教徒专用”及“如果(你们)和最好的过不去,将会和其他人一样死亡”的恐吓字句。

国际特赦组织呼吁大马政府,采集果断措施保护这些涉及“阿拉”字眼案件而受到恐吓的法官与律师的人身安全,包括展开调查和提控相关人士。

该组织也关注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恫言使用内安法令逮捕袭击教堂者,并且认为当局应该按照刑事罪名把嫌犯提控上庭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2079

政府允许东马基督教徒 可用“阿拉”字眼

(吉隆坡15日讯)政府宣布,允许东马基督教徒在马来语可用“阿拉”字眼称呼上帝。

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表示,对东马两州的当地基督教来说,“阿拉”字眼已被广泛的使用,而且在东马信仰基督教的国民也占了大部份。

根据《大马内幕人》报导,他在砂拉越接受当地报章访问时透露,东马的基督信徒们不用担心被禁用的“阿拉”字眼问题,因为对东马的回教与基督信徒拥有共同的传统。

“我之前也曾经到过东马伊班(Iban)教会的场所,我亲耳听见他们使用有关“阿拉”字眼。”

他透露,有关“阿拉”字眼在自2007年起,内政部就援引1986年内阁指令,禁止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同时也拒绝延长《先驱报》的出版准证。

他续说,惟后来天主教会挑战政府,并于去年的12月31日成功获得吉隆坡高等法院的批准,有权在马来版的《先驱报》使用“阿拉”字眼。

“由于东马的基督信徒已普遍的使用“阿拉”字眼,因而没有任何问题;相反的,西马的回教徒因不适应而不能接受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

Friday

姑里批巫统 谈国家大事



多年来,东姑拉沙里都是巫统乃至国内的一把理智之声,举凡国内有何不对之处,他都会不厌其烦地予以指出。他深信国家若要改革,领袖就要以身作则。




对东姑拉沙里而言,童年中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出席父亲的海南籍厨师的葬礼,在吉兰丹州哥打峇鲁的大街上跟随送殡队伍的那一刻。

因为雇主养了一只老虎当宠物,有一天,这名海南厨子要从笼子里取回一块肉,结果一只手被老虎猛力拍个正着,伤口受感染而死。

如今,这名我国独立以后丹州首位苏丹的后裔已经是72岁的老人家了,他最近在部落格中忆述了这段往事,告诉大家马来西亚的各族人民曾经是那么地和睦、团结。

这名丹州王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我国的财政部长,而且差点就登上了相位。1987年的巫统党选上,他挑战时任主席敦马哈迪,却被对方重重地击败。过后,旧巫统被撤销注册,人民昵称为“姑里”的拉沙里于1989年10月挑起了组织46精神党的大梁,一直到1996年10月重返巫统为止。

上周四,他接受了《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专访,细剖目前的马来西亚何以会前途茫茫,何以要改变。本报原文译载,以飨读者。

现代人唯物主义
问:你担任部长时我们的政治体系都完好奏效,可为什么现在就不如往昔了呢?

答:因为现在的人多是唯物主义的,人们已经丧失了道德节操。

问:马来西亚什么时候变得唯物主义了?

答:就是那些所谓有势力的人和党高层们有了来往,过后还执了权。他们学会了那些陋习,然后周围的或下面的人也就跟着学,很快地就成了一种文化,就算是政府部门,像杂役之类的都会想要得到一些东西,这是不好的。

有人担心失地位
问:为什么每当出现陷入窘境时,巫统似乎都会玩弄种族课题?

答:不但是种族课题,还有宗教课题和其它课题,给人民带来恐慌,因为有人担心会失去地位。

问:那你为何这么坚持要巫统从根本架构改革来让马来西亚变得更美好呢?

答:因为它现在已经变得不民主了。在东姑阿都拉曼和敦拉萨领导国家的时代,我们可以感受到任何人都有希望成为最高领袖。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爬到最高点。竞争,固然是有的,但也有朋友。当然,在政治上,是不会有朋友之间的良性竞争的!你一定要有野心才行。

问:那…是什么已经改变了呢?

答:(就是那些参加党选的人),因为他们要权力,有了权力就会要钱。他们把亲信都带到了身边做事,对方答谢他们,这样就会富有了。但是,这不是政治…搜刮国家资源不是当国家领导的行为。

既鼓励自食其力又给津贴
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这种想法呢?

答:我想,是体系出错了。你下乡鼓励人们要努力工作,要自食其力,却又给他们津贴。津贴没了,他们就会觉得收入少了,当然会生气。我想,我们得慢慢地教导我们的人民,让大家都振作起来。世界上不管是哪个国家,赤贫是最大的问题。像我国这种国家,还是缺乏教育、正规的饮食和卫生。要消除赤贫,教育才是最主要的途径,确保人民挣得足够的钱,他们就不会期待人家救济了。

大马何其富有
问:这要从哪儿做起呢?

答:领袖们要自律,不律己又怎能律人呢…看看新加坡的领导人,他们都很清廉,给人民做一个勤奋、能干、有效率的榜样。他们的下属也必须学习他们,要不就达不到上司定下的标准了。如果其它国家能够成为先进国,那为什么马来西亚不能呢?而且我们比新加坡富有啊,新加坡又有什么呢?我们的中央银行6个月内,因为投资外汇失利,损失了320亿万令吉,你可曾听过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损失超过300亿令吉而没垮掉的吗?可马来西亚就是那么地富有,它可以承受如此大的损失。

随时乐意奉献党国
问:对于巫统未来的党选,你有什么计划?

答:谈这些也未免太早了吧。

问:如果你受党员所托继续领导,你是否愿意接受?

答:如果我仍可以为党与国家贡献,那我随时乐意奉献。

问:你是否会再次尝试竞选党最高职?

答:我暂时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竞逐党最高职。但在目前我随时准备好提供服务,如担任顾问,惟不一定是党顾问职。

问:为什么至今你还在巫统?

答:因为我有期望!我相信巫统持有的立场,即公正、公平及和平等,但不是巫统现时的所作所为。

问:你所信任的巫统是否很久以前已经不存在了?

答:其它政党也是同出一辙。他们党内也乱,没发挥领导效用。

46精神党非我创办
问:你是否曾后悔创办46精神党?

答:46精神党并非我所创办。它是由东姑所创办,而它是新巫统的宣传伎俩。东姑要成立新党,因为敦慕沙希淡和我不准加入新巫统,东姑说:“让我们成立新党,以避免支持者跳槽加入回教党。”

我受指示领导46精神党,统领支持者于同一屋檐下。他们说:“如果马哈迪过一阵子来与你协商,你就带领所有支持者重投巫统,二合为一。”因此,过后我与马哈迪协商并达成协议,即解散46精神党。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对抗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与支持者找一个家。

邓小平不任总理也能改变
问:一些人说成为大家所崇拜的领袖好过大家不要崇拜的领袖。你对此有什么意见?

答:那职位无关紧要。重点是在人们会有什么明显的转变。中国有邓小平。他不是共产党的领袖。他亦不是国家首相。他也不是总理。不过,他却有能力作出任何改变。假设这可能的话,我也想这么做。

对于指现今的世界,马来西亚正力争上游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的说法,并非他在装腔作势。姑里也给予他对其他问题的看法。

需要重组经济结构
问:当石油资源用尽时怎么办?

答:我们没有重组我国经济结构。我们必需选择工业及有潜能的市场,而这将耗时15年。现有的资源是否可以用到那时候?如果我们不即刻想出解决方案,那将会有更多下一代失业。

我认为我们已耗用许多石油资源,包括为以后所储存的。我们有需要用尽所有石油资源吗?

问: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需要采取什么积极行动来开放我国经济?

答:新经济政策(NEP)于1990年结束,惟一些公务员及政治家仍落实这项政策。虽然前首相敦马哈迪于1990年宣布以国家发展政策(NDP)取代新经济政策,惟他偶尔也会采用将新经济政策当作是国家发展政策来行使。但是,请别忘记马哈迪不曾参与草拟新经济政策。

问:那你是否有参与拟定新经济政策?

答:是的,但基于一些原因,我不是直接参与其中。那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问:是什么原因?

答:新经济政策旨在拉近人民之间的鸿沟。惟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利用及滥用新经济政策。

相信大马还有希望
问:那你对大马是否还存有希望?

答:我相信人民,他们心中有好的信念,可以受教。我们的孩子不就学习得很快吗?

问:那至于大人呢?

答:也学习得很快啊!但是领袖必需引导他们,我不知道是否奏效,但我们必需继续尝试。

我们希望可以推动改革,不只是巫统,以打击贪污、提倡和平,以及重整教育制度,让大马人在国际领域更具竞争能力。

问:但是他们已经失败!

答:是的,但他们还未承认失败,他们一直抱着否认的态度。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0/01/15/37.html

姑里批巫统 谈国家大事




多年来,东姑拉沙里都是巫统乃至国内的一把理智之声,举凡国内有何不对之处,他都会不厌其烦地予以指出。他深信国家若要改革,领袖就要以身作则。




对东姑拉沙里而言,童年中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出席父亲的海南籍厨师的葬礼,在吉兰丹州哥打峇鲁的大街上跟随送殡队伍的那一刻。

因为雇主养了一只老虎当宠物,有一天,这名海南厨子要从笼子里取回一块肉,结果一只手被老虎猛力拍个正着,伤口受感染而死。

如今,这名我国独立以后丹州首位苏丹的后裔已经是72岁的老人家了,他最近在部落格中忆述了这段往事,告诉大家马来西亚的各族人民曾经是那么地和睦、团结。

这名丹州王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我国的财政部长,而且差点就登上了相位。1987年的巫统党选上,他挑战时任主席敦马哈迪,却被对方重重地击败。过后,旧巫统被撤销注册,人民昵称为“姑里”的拉沙里于1989年10月挑起了组织46精神党的大梁,一直到1996年10月重返巫统为止。

上周四,他接受了《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专访,细剖目前的马来西亚何以会前途茫茫,何以要改变。本报原文译载,以飨读者。

现代人唯物主义
问:你担任部长时我们的政治体系都完好奏效,可为什么现在就不如往昔了呢?

答:因为现在的人多是唯物主义的,人们已经丧失了道德节操。

问:马来西亚什么时候变得唯物主义了?

答:就是那些所谓有势力的人和党高层们有了来往,过后还执了权。他们学会了那些陋习,然后周围的或下面的人也就跟着学,很快地就成了一种文化,就算是政府部门,像杂役之类的都会想要得到一些东西,这是不好的。

有人担心失地位
问:为什么每当出现陷入窘境时,巫统似乎都会玩弄种族课题?

答:不但是种族课题,还有宗教课题和其它课题,给人民带来恐慌,因为有人担心会失去地位。

问:那你为何这么坚持要巫统从根本架构改革来让马来西亚变得更美好呢?

答:因为它现在已经变得不民主了。在东姑阿都拉曼和敦拉萨领导国家的时代,我们可以感受到任何人都有希望成为最高领袖。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爬到最高点。竞争,固然是有的,但也有朋友。当然,在政治上,是不会有朋友之间的良性竞争的!你一定要有野心才行。

问:那…是什么已经改变了呢?

答:(就是那些参加党选的人),因为他们要权力,有了权力就会要钱。他们把亲信都带到了身边做事,对方答谢他们,这样就会富有了。但是,这不是政治…搜刮国家资源不是当国家领导的行为。

既鼓励自食其力又给津贴
问: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这种想法呢?

答:我想,是体系出错了。你下乡鼓励人们要努力工作,要自食其力,却又给他们津贴。津贴没了,他们就会觉得收入少了,当然会生气。我想,我们得慢慢地教导我们的人民,让大家都振作起来。世界上不管是哪个国家,赤贫是最大的问题。像我国这种国家,还是缺乏教育、正规的饮食和卫生。要消除赤贫,教育才是最主要的途径,确保人民挣得足够的钱,他们就不会期待人家救济了。

大马何其富有
问:这要从哪儿做起呢?

答:领袖们要自律,不律己又怎能律人呢…看看新加坡的领导人,他们都很清廉,给人民做一个勤奋、能干、有效率的榜样。他们的下属也必须学习他们,要不就达不到上司定下的标准了。如果其它国家能够成为先进国,那为什么马来西亚不能呢?而且我们比新加坡富有啊,新加坡又有什么呢?我们的中央银行6个月内,因为投资外汇失利,损失了320亿万令吉,你可曾听过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损失超过300亿令吉而没垮掉的吗?可马来西亚就是那么地富有,它可以承受如此大的损失。

随时乐意奉献党国
问:对于巫统未来的党选,你有什么计划?

答:谈这些也未免太早了吧。

问:如果你受党员所托继续领导,你是否愿意接受?

答:如果我仍可以为党与国家贡献,那我随时乐意奉献。

问:你是否会再次尝试竞选党最高职?

答:我暂时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竞逐党最高职。但在目前我随时准备好提供服务,如担任顾问,惟不一定是党顾问职。

问:为什么至今你还在巫统?

答:因为我有期望!我相信巫统持有的立场,即公正、公平及和平等,但不是巫统现时的所作所为。

问:你所信任的巫统是否很久以前已经不存在了?

答:其它政党也是同出一辙。他们党内也乱,没发挥领导效用。

46精神党非我创办
问:你是否曾后悔创办46精神党?

答:46精神党并非我所创办。它是由东姑所创办,而它是新巫统的宣传伎俩。东姑要成立新党,因为敦慕沙希淡和我不准加入新巫统,东姑说:“让我们成立新党,以避免支持者跳槽加入回教党。”

我受指示领导46精神党,统领支持者于同一屋檐下。他们说:“如果马哈迪过一阵子来与你协商,你就带领所有支持者重投巫统,二合为一。”因此,过后我与马哈迪协商并达成协议,即解散46精神党。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对抗任何人,而是为了自己与支持者找一个家。

邓小平不任总理也能改变
问:一些人说成为大家所崇拜的领袖好过大家不要崇拜的领袖。你对此有什么意见?

答:那职位无关紧要。重点是在人们会有什么明显的转变。中国有邓小平。他不是共产党的领袖。他亦不是国家首相。他也不是总理。不过,他却有能力作出任何改变。假设这可能的话,我也想这么做。

对于指现今的世界,马来西亚正力争上游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的说法,并非他在装腔作势。姑里也给予他对其他问题的看法。

需要重组经济结构
问:当石油资源用尽时怎么办?

答:我们没有重组我国经济结构。我们必需选择工业及有潜能的市场,而这将耗时15年。现有的资源是否可以用到那时候?如果我们不即刻想出解决方案,那将会有更多下一代失业。

我认为我们已耗用许多石油资源,包括为以后所储存的。我们有需要用尽所有石油资源吗?

问: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需要采取什么积极行动来开放我国经济?

答:新经济政策(NEP)于1990年结束,惟一些公务员及政治家仍落实这项政策。虽然前首相敦马哈迪于1990年宣布以国家发展政策(NDP)取代新经济政策,惟他偶尔也会采用将新经济政策当作是国家发展政策来行使。但是,请别忘记马哈迪不曾参与草拟新经济政策。

问:那你是否有参与拟定新经济政策?

答:是的,但基于一些原因,我不是直接参与其中。那是一个崇高的目标。

问:是什么原因?

答:新经济政策旨在拉近人民之间的鸿沟。惟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利用及滥用新经济政策。

相信大马还有希望
问:那你对大马是否还存有希望?

答:我相信人民,他们心中有好的信念,可以受教。我们的孩子不就学习得很快吗?

问:那至于大人呢?

答:也学习得很快啊!但是领袖必需引导他们,我不知道是否奏效,但我们必需继续尝试。

我们希望可以推动改革,不只是巫统,以打击贪污、提倡和平,以及重整教育制度,让大马人在国际领域更具竞争能力。

问:但是他们已经失败!

答:是的,但他们还未承认失败,他们一直抱着否认的态度。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0/01/15/37.html

Tuesday

如果马哈迪重评这次的攻击

如果马哈迪重评这次的攻击… 杨善勇

“马来西亚的情形比起1969年或之前已有彻底的不同。它不但没有明显的种族紧张情绪,反应不同种族通过容忍和合作,而建设一个繁荣的国家,使马来西亚被公认为极少数典范之一。”

那是前前首相马哈迪医生在《勇往直前》(吉隆坡: 立腾;1999 年,何尔荣译)关系新经济政策的讲稿摘录。经历了流血的五一三事故,马哈迪医生在〈平等的成长〉明确地揭示了国家一切的局面都已经改变:

“1969年5月的骚乱中,当吉隆坡的马来暴动者焚烧建筑物和车辆时,他们可以肯定的知道这些财产是属于非土著的。今天,如果他们在吉隆坡或马来西亚其他城镇暴动和毁坏财产的话,他们可以说也毁坏了属于土著的产业。”

为何国产汽油弹随手可及?

事情,确实如此吗?教堂攻击案连续三日从巴生谷一直蔓延至北马的太平及东马,《当今大马》的新闻说,美里罗东的一间天主教堂10日遭人丢抛石头砸碎窗户,“成为第7间遭人攻击的教堂”。

当前的问题,不仅是哪一间教堂或者共有几间教堂遭到攻击,但是,这几天的新闻清楚显示,马来西亚不管是否还能称得上世所公认“极少数的典范之一”;马来西亚人的化学常识和军事训练确实十分骄人,国产汽油弹开始随手可及。

幕后黑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当然,我们愿意相信内政部长希山慕丁所说,“整体情况受到控制”;毕竟,从数目说,比率还是微不足道;何况,国内130个回教组织与自愿警卫队(RELA)将成为警方的耳目,协助提高教堂的安全。

既见这样的正面演变,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至少完全相信外国媒体和互联网有关教堂纵火案的报道,因为有关报道根本无法反映实况。然则,所谓的实况究竟是什么呢?

是的,我同意将巫统与政府与纵火案件挂钩,在这一件事上,乃是一种严重的诽谤;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个人始终巫统也不至于阴谋策动这样的暴动。不过,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哪是最后一间被破坏的教堂

检视修道院女中的保安人员所说,案情更是耐人寻味,尽管报案书指称,保安“看见4名男子乘坐两辆摩多,在案发后急速离开现场”;可惜,迄今警方仍未逮捕任何嫌犯。

那么,美里罗东的这一间天主教堂会是最后一间面对破坏的圣殿吗?说真的,尽管我们全部人心里希冀如此,不过,此时此刻,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呼应民众的这般狐疑。

真有马哈迪说的种族平等?

难得的是,国会在野党领袖安华在第一时间在八打灵再也的路德中心,已经抢先与基督领袖展开闭门对话。不论对话早就怎样的结果,本着国家的利益,我想,马哈迪医生一定愿意把年前的那些叮咛,公开地再说一遍:

“1969年5月的骚乱中,当吉隆坡的马来暴动者焚烧建筑物和车辆时,他们可以肯定的知道这些财产是属于非土著的。今天,如果他们在吉隆坡或马来西亚其他城镇暴动和毁坏财产的话,他们可以说也毁坏了属于土著的产业。”


编按:在截稿之后,芙蓉新城的婆罗洲基督教会在昨日(11日)凌晨遭人纵火,结果导致教堂木门遭到焚毁。

Article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121752

回教党议决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都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


王德齐
巫统基层和外围组织连日来激烈抗议吉隆坡高庭针对“阿拉”字眼的裁决,但是宗教立场向来较为保守的回教党却没有闻鸡起舞,反而议决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都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上帝,只要避免错误使用,结果获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基督教徒和时事评论人今日皆赞扬回教党看来较为开明和理性,相反的巫统立场却是非常狭隘,一味将这场风波炒作为宗教之间的争议。

大马神学院院长郭汉城博士在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指出,回教党立场是比较开明和合理的表达,符合中东回教及基督社会共同使用“阿拉”字眼的情况。

“巫统的表达则相当狭隘,不符合国际上回教和基督社会的立场。他们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因为‘阿拉’是阿拉伯字眼,就好像上帝是中文字眼,而不是宗教字眼。”

他对内政部今日针对高庭裁决提出上诉感到失望,“这是很好的机会来显示我国宗教政策很开明中庸,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显得不开明。”

炒作回教的地位受挑战

隆雪华堂总执行长陈亚才(左图)也批评说,巫统特别是基层,似乎是要把“阿拉”字眼风波扭曲和炒作成宗教之间的问题,或是我国回教地位受到挑战。相反的,回教党看来是持有相对理性的态度,比较符合我国多元种族社会的状况。

“就算是穆斯林也有不同的诠释,包括巫统和回教党,就连马哈迪女儿马丽娜都有不同的看法。巫统可以表达他们的看法,而不是扭曲为种族问题或回教受到挑战。他们的动机不良。”

他强调,个别穆斯林团体都可以提供他们的看法,但是回应方式应该是通过法律提出上诉、或是展开交流和研讨,而不是使用近乎恐吓的方式。

在高庭日前裁决天主教周刊《先锋报》可以使用“阿拉”后,回教党领袖一度备受压力而出现意见分歧的局面。因此,该党昨晚在党总部召开一项特别会议,试图一锤定音做出结论,厘清该党在这个课题上的官方立场。

经过2小时45分钟的讨论,该党议决,根据回教教义,同属亚伯拉罕宗教信徒的基督及犹太教,可以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上帝,但是却提醒要避免错误使用“阿拉”字眼,以免影响我国的种族和宗教和谐。这被视为尝试走中庸路线,采取两面讨好立场,试图安抚鼓噪不安的回教社群,以及向非回教徒展现其相对开明的一面。


忧开明立场仅权宜之策

无论如何,陈亚才对回教党议决还是有所保留。他指出,回教党目前看来比巫统更为开放,但是他担心该党与巫统展开第二轮角力时无法坚守立场。

“巫统和回教党在过去一直竞争谁更回教,谁能够捍卫回教。如果巫统指责回教党没有捍卫回教时,他们还能捍卫本身的立场,这代表昨晚的议决就是他们的正式立场,而不纯粹是权宜之策。”

“如果回教党在巫统施压下改变立场,这意味有关议决只是权宜之策。”

宗教和政治论述转折点

民联内部同样高度赞扬回教党昨晚的议决,长期观察回教党政治的民主行动党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左图)甚至形容,这是“宗教和政治论述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巫统使用激烈的方式来讨论‘阿拉’字眼问题的时候,回教党可以理性、中庸,并依据回教历史来讨论是非常难得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本来就拥有一脉相传的渊源,这是宗教和政治论述的重要转折点。”

公正党策略主任兼峇都国会议员蔡添强(左图)也指出,回教党原本就不反对基督教使用“阿拉”的字眼。回教和基督教向来都共同使用“阿拉”字眼。

作为拥有宗教学问的领袖,回教党并不会阻止,相反只有宗教学识肤浅的巫统才会挑起这项争议。

不纯粹是宗教因素使然

另一方面,随着回教党的立场趋向中间,相反巫统基层的反应愈加激烈,这项变化会否为首相纳吉提出的“一个大马”口号“倒米”,促使基督教社群在来届大选支持民联,值得关注。

在去年308大选后,就有政治观察员分析说,国阵之所以蒙受历史性的挫败,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他们在“阿拉”字眼和跨宗教理事会问题,大幅流失城市基督教社群选票,进而输掉多个国州议席,包括八打灵再也北区、格拉那再也等等。

对此,郭汉城和刘镇东都异口同声认为,这项争议是否会对来届大选选情造成影响,仍然有待观察。郭汉城表示,大选成绩存在许多因素,所有公民都希望政府能够公平廉洁,而不纯粹是宗教因素使然。

不过,郭汉城也点出,这项风波将对土著基督教徒带来更大的影响,“我不是使用马来文,所以感受不会太深,但土著基督教徒会认为使用‘阿拉’字眼是应该的事情,这是传统,不能够忽然间不允许使用”。


Articles source: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21197